>  热点  >  正文

威海银行构建绿色金融全周期服务矩阵 创新赋能区域经济绿色转型

评论

  在国家“双碳”战略的驱动下,威海银行将绿色金融作为服务实体经济重要抓手,构建起涵盖绿色技术研发、场景应用、产业转型等全周期服务矩阵,通过优化信贷资源配置、创新金融工具应用,精准对接区域特色化绿色发展需求,持续为区域经济绿色转型注入金融活水,在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架起畅通的金融桥梁。

  在淄博,威海银行向山东某药业公司发放4500万元可持续挂钩贷款,成为将融资成本与节水效能深度关联的创新案例。作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该公司的全球顶尖注射剂车间通过数字化管控实现生产耗水大幅降低。威海银行基于这一显著特点,创新设计“基准利率+动态调整”定价机制:若上述企业2025年半年度数据较基准值下降5%,即可触发5个基点的利率优惠。这一创新举措成功构建了“节水增效-成本优化-资本反哺”的良性闭环生态,为高耗水行业的绿色转型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

  在天津,威海银行创新发放“双登记碳配额质押+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为某企业提供了800万元流动资金支持。在了解到企业的大量碳资产亟待盘活后,威海银行创新性通过央行征信系统与天津排放权交易所完成双渠道碳配额质押登记,保障了押品处置的可控性,筑牢了合规风险防线。与此同时,威海银行将贷款利率与企业减排成效进行深度绑定,若贷款期内企业二氧化碳排放量较基数下降10%,即可享利率优惠,将节能减排成果直接转化为“碳收益”,探索出了一条市场驱动型的绿色转型新路径。

  在威海,一农业发展公司受行业结算模式影响,面临着严峻的资金压力:上游客户要求现款结算导致采购资金支出集中,而下游客户回款周期长达6个月,造成现金流持续紧张。同时,企业可用抵押资产有限,传统融资渠道受阻,发展受到制约。针对这一困境,威海银行通过深入调研,与企业充分沟通后,创新授信方案,成功发放950万元绿色贷款,专项用于苗木培育与采购。该方案不仅缓解了企业的短期资金压力,还支持其构建“育林—固碳—增收”的循环发展模式,在解决融资难题的同时强化了生态效益,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

  同期,威海银行重点支持聊城某塑胶科技公司的3亿元绿色项目贷款也成功落地。该企业贷款资金主要用于9.36万吨氯化聚乙烯和20万吨聚合氯化铝生产,聚合氯化铝作为高效净水剂,较传统产品节省30%用量及40%成本,投产后将推动我国水处理技术迈入国际前列。

  “与绿色共生,与城市共暖”。站在新起点,威海银行将始终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金融创新赋能生态保护与产业升级,持续擦亮“绿色金融”品牌,在服务实体经济“五篇大文章”中展现更大作为,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共赢贡献更多金融力量。


责编:sq 


〖免责申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图片及内容版权仅归原所有者所有。如对该内容主张权益请来函或邮件告之,本网将迅速采取措施,否则与之相关的纠纷本网不承担任何责任。

经济发展网致力于信息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有任何不当请联系我们删除。

联系我们版权申明|Copyright © 2018-2020 经济发展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9011151号-1

经济发展协会联盟成员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投诉举报电话:12331

本网站展示资料或信息,仅供用户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