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中国大城市的人口真的太多了?

评论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造就(ID:xingshu100),演讲者:陆铭,上海交大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中国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上海的经济正在“香港化”,这并不是在表扬上海,而是一个贬义词。

  因为香港经济出现了问题,它的成本太高,但香港跟上海又不一样,它是一个岛屿城市,城市扩张会碰到自然边界,我们考虑房子的时候,土地供应和住房供应收紧,房价就会贵,需要更多的服务。

  可是来提供服务的人口又被限制了,于是服务又贵,房子和服务的价格涨上去,成本已经接近于香港,但我们的人均收入却只有香港的1/3。

  所以我们今天所采取的政策,并不利于上海的发展。

  大家如果要决定自己的居住地,或者工作的地方,主要是看两个变量:一个是收入,一个是你所要花的钱,即支出。

  而你要花的钱里面又有两项支出取决于你所在城市的价格,第一项是住房,住房跟城市的土地政策有关,第二项是服务。

  服务跟城市的人口政策有关,我们的人口流动方向,仍然在向东部,向大城市流动,但土地供应政策却向着相反的方向,向中西部那些三四线城市加大土地供应。

  这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呢?

  1

  这是2000年中国跨地区移民,在空间上的分布状况,颜色越深表示这座城市,吸引的外来移民数量越多,红颜色深的地方,基本是在沿海地区,内地也是在那些区域性大城市,特别是一些大的省会城市。

  2

  到了2010年,红颜色变得更深了,而且仍然是在沿海地区,在那些内地的大城市周围。

  3

  先来看这张图,绿点代表全球城市,每一个国家都挑最大的城市放在上面,横轴代表该国总人口,纵轴代表该国最大城市的人口,可以看到一个国家最大城市有多少人,基本上由这个国家的总人口决定,如果我们遵从全球城市发展的规律,上海的人口还有充分的想象空间。

  3

  在美国的大城市里,高技能劳动者和低技能劳动者,一起流向类似纽约的城市,经济学告诉你,他们之间是互补的,在陆家嘴这样高大上的地方,需不需要清洁工、保安、快递员?

  当城市高收入人群越多,他们对所谓的低技能劳动者的需求也会越大,大城市的人口结构按照美国的数据来说,高技能劳动者和低技能劳动者的数量关系,基本上是1:1。

  1

  再看中国的城市,红色实线代表大城市,蓝色虚线代表中小城市,人口分布严重右偏,意味着大城市,确实吸引了很多高技能劳动者,但低技能劳动者却被排斥在外。

  当大量的高技能劳动者流入城市,产生了对低技能劳动者的需求,但该需求又不能很好地满足时,低技能劳动力的价格就会上涨。

  2

  我们国家在像上海这样的人口流入地,在收紧土地供应,而在中西部省份的人口流出地,却在大量的供应土地,我们现在出现了,人的流动方向和地的配置方向相反的现象。

  3

  2006年,新城还主要建设在比较沿海的地区。

  3

  到了2010年,各地新城建设就铺开了。

  3

  到了2014年,基本上新城建设全国开花,这些都是人口流出地,人口在往外走,我们却在建大量的新城,而与此同时,在人口流入地,我们的土地供应和住房供应却是收紧的。

  3

  来看东京都市圈的实景图,西边绿色的是山区,往东是海水,它基本上是往南建设,从东京的市中心到南边边界,大概就是70公里,最近统计显示,此范围内的人口数正在向3800万逼近,这占到了整个日本人口的1/3,好像东京也没出什么大事情。

  7

  从上海的人民广场出发,到苏州的直线距离是80公里,不仅上海自己的辖区范围内,如上图偏南的地方有很多绿色,在上海和苏州中间,还有很多绿色地区可以发展城市。

  土地供应的收紧,在中国完全是一个政策制约的东西,如果土地收紧了,人也给管住了,结果可能就不乐观。

  3

  市场经济的最重要法则就是:供给不断去适应需求。

  如果我们能够适应这座城市的产业发展和人口增长,满足对低技能劳动者的需求,就要提高竞争力,把成本给降下来:

  第一,更具灵活性的劳动力市场

  第二,要加大土地供应

  第三,适应人的增长,持续增加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的供给

  1

  上海市内还可以,但出了市内的话,轨道交通的线路其实非常稀疏。

  2

  对比一下东京,在同样的面积下,东京都市圈的轨道交通情况,比上海好很多。

  3

  由于东京有这样密集的轨道交通网络,东京都市圈每天上班上学的人中,轨道交通的乘客占到86%,在高峰期更是高达91%,居全球首位,在这样一个轨道交通占比之下,你还需要担心交通拥堵问题吗?你还需要担心汽车尾气排放吗?

  今年上海发布了2040年的城市规划,要成为一座具有跟国际上最强大的城市(诸如伦敦、纽约),去竞争的卓越的全球城市但是我们有没有准备好呢?

  全球城市有一个共同特征,它有一个非常庞大的移民群体,截至2008年,36%的纽约人是在美国之外出生的,48%的纽约人在家里不说英语,根据2011年人口普查数据,伦敦37%的人在英国以外出生,不具有英国国籍的外籍居民,占伦敦人口的24%,尽管伦敦是一个以白人为主的城市,但是现在伦敦白人所占的比率,已经低于50%。

  一个具有胸怀的一线全球城市,要具有全球竟争力,就要吸引来自于世界各地、各种肤色、各个种族,最优秀的人才。

  我们在产业升级换代的时候,一定会对人口的规模及结构,产生不断更新的变化,人的思维方式和我们的公共政策,就要去适应这个变化,而不是去阻碍。

  在去全球化的趋势背景下,由于中国有非常巨大的国内市场,可以利用规模经济发展整个中国经济,利用大城市发挥产业发展和引领作用,政府应该怎么做呢?

  增加供给的数量

  改善供给的质量

  让供给适应需求

  让城市的生活不致于在人口增加的过程中出现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公共服务不足等问题。

  当城市同时拥有高技能和低技能劳动者,收入差距可能会扩大,要通过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让人与人之间的福利差距,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来促进社会的和谐,增加城市的包容性。

责编:qsdsq 


〖免责申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图片及内容版权仅归原所有者所有。如对该内容主张权益请来函或邮件告之,本网将迅速采取措施,否则与之相关的纠纷本网不承担任何责任。

中华经济发展网致力于信息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有任何不当请联系我们删除。

联系我们版权申明|Copyright © 2018-2020 中华经济发展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8007488号

经济发展协会联盟成员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投诉举报电话:12331

本网站展示资料或信息,仅供用户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